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
华东师范大学校赛的通知
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和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工作部署,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实践平台,推动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定于2025年5月至6月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华东师范大学校赛(以下简称“校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总体目标
为了促进学校双创新形态的构建,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大赛为平台,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中外青年的友谊,让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更好展现才华。
三、主要任务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项目式”教学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激励广大青年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着力提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四、组织机构
大赛由创新创业学院主办,团委、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科技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宣传部等部门及各实体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协办。
五、参赛要求
详情见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教高函〔2025〕7号)。
六、参赛安排
(一)参赛报名
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进行报名,在“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通过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进行赛事咨询。评审规则将于近期公布,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具体内容。
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25年5月9日,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进行报名(网址:www.pilcchina.org),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二)赛程安排
1.启动报名(5月9日)。各单位要积极动员,充分发动,组织校赛培训活动。各参赛团队须在系统中完成报名,逾期视为无效。报名截止时间为5月22日23:59前。
2.校赛初赛(5月23日-5月28日)。校级初赛由校内外评审专家以网评的形式开展,5月30日前公布晋级决赛的项目,并在创新创业学院官网公示。
3.校赛决赛(6月8日)。校级决赛线下举办,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4.训练营及市赛推荐(6月上旬-7月上旬)。市赛通知发布后,根据市赛分配名额遴选推荐市赛候选项目进入训练营,具体方案另行通知。
七、大赛宣传组织及政策支持
(一)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各单位报名基数暂不低于去年,具体报名基数待上海市教委通知下发后向各单位发布。
(二)参加校赛项目必须在指定官网报名,各单位需指派专门人员负责该项工作,大赛将通过邮件和工作微信群进行赛事工作沟通及交流。
(三)学校将给予国赛、市赛获奖项目奖金激励,在“创智汇”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申报、各类评奖评优活动、入驻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方面优先考虑。
(四)各单位组织报名和获奖情况将计入学校绩效考核。
八、联系人
高教主赛道:赵博、刘侃、曹旭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及活动:刘侃、蒋逸忞
产业命题赛道:刘侃、潘凡
联系电话:021-62233685
电子邮箱:kliu@admin.ecnu.edu.cn
附: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docx
创新创业学院
2025年5月8日